恐惧型回避 vs 轻视型回避

 恐惧型回避 vs 轻视型回避

Thomas Sullivan

依恋理论的核心原则是,我们在童年时期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方式会影响我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换句话说,我们的依恋风格为我们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制定了基本规则。

根据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儿童可以形成以下两种性格 不安全 附件

a. 安全连接

安全依恋型儿童相信他们的主要照护者会陪伴在他们身边。 他们的主要照护者是一个安全的基地,他们可以从这里探索世界。 安全依恋的结果是照护者能够 响应性 满足儿童的生理和情感需求。

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在人际关系中寻找同样的安全感。 他们对他人的信任和依赖不会有任何问题。 因此,他们很可能会发展出互惠、健康的人际关系。

b. 不安全的依恋

如果主要照顾者经常或偶尔不能满足孩子基本的身体和情感安全需求,孩子就会产生不安全感。 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引发两种主要的应对策略。

  1. 焦虑
  2. 避免

焦虑依恋的孩子害怕与主要照顾者失去联系。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焦虑地依恋关系伴侣。 与关系伴侣失去联系的任何迹象都会引发焦虑。

回避型儿童的应对策略是躲避其主要照顾者。 他们学会了不相信其主要照顾者会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样的儿童在回避型依恋风格下成长,他们倾向于尽可能地躲避他人。

回避型依恋风格有两种亚型:

  • 嫌弃回避型
  • 恐惧回避型

嫌弃回避型依恋 vs 恐惧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很早就知道他们不能依赖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你要么变得高度自立,寻求满足自己的需求(轻视-回避型),要么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恐惧-回避型)。

轻视型依恋风格的人不重视亲密关系,他们追求独立,不依赖他人。

但是,所有人都天生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他人。

因此,在轻视型回避者身上,他们对联系的自然需求和对独立的渴望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

恐惧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同时渴望和害怕亲密关系。 他们往往有很多表面上的关系,但一旦关系变得亲密,害怕被抛弃的恐惧就会出现。

同时,他们也天生渴望与人深入交流。

两者都是 回避型 在深入探讨它们的区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们的相似之处。

恐惧型回避者和轻视型回避者的相似之处

1. 避免感情用事

轻视型回避者和恐惧型回避者都会采取依恋回避策略。 他们不喜欢与他人过于亲近。

2. 成为防御者

当别人对他们提出过高的沟通要求时,轻蔑型和恐惧型回避者都会产生防御心理。 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推开试图与他们走得太近的人。

3.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恐惧型回避者和轻视型回避者往往都有信任问题,因为他们很早就知道别人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4. 退出行为

轻视型回避者和恐惧型回避者对关系压力和冲突的反应都是退避伴侣(回避)。 当他们在关系中争吵时,他们倾向于退避对方,而不是正面解决冲突。

当他们感到关系受到威胁时,都会推开自己的伴侣。

5. 需要独处时间

恐惧型和轻视型依恋风格的人需要个人空间,他们需要 "我的时间 "来给自己充电。

6.消极的关系维护行为

这两种依恋类型都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关系维护行为。3 这些行为的目的是推开(回避)伴侣,包括以下行为:

  • 监视伴侣
  • 让伴侣吃醋
  • 不忠

差异要点

1. 对人际关系的看法

恐惧型回避者认为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但他们很难与人走得太近,因为他们害怕受到伤害或被拒绝。

嫌弃型回避者认为人际关系并不重要。 他们认为人际关系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同时,他们似乎无法否认自己对联系的基本需求。

2 边界

恐惧型回避者的界限感很弱,他们往往有讨好他人的倾向,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嫌弃型回避者往往有很强的界限感,他们几乎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3 开放性

恐惧型回避者会立即对人敞开心扉,但当与人过于亲密时,他们又会退缩。

嫌弃型回避者在与人敞开心扉时会遇到巨大的困难。 他们看起来很疏远,要让他们敞开心扉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4. 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

恐惧型回避者对自己的看法是消极的,而对他人的看法是积极的。 当事情出错时,他们很快就会责怪自己。

嫌弃型回避者对自己的看法是积极的,因此自尊心很强。 他们通常对他人的看法是消极的。

5 焦虑

恐惧型回避者在人际关系中通常会感到高度焦虑。 如果他们不经常与伴侣交谈,他们就会感到焦虑。

轻视型回避者在人际关系中几乎不会感到焦虑,他们可以长时间不与伴侣交流。

6 行为

恐惧型回避者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出忽冷忽热的行为。 有一天,他们会对你充满爱意、温暖和善意。 第二天,他们就会退缩,冷若冰霜。

冷漠是他们的默认行为,但他们偶尔也会热情。

7 拒绝答复

由于害怕被拒绝,恐惧型回避者会对拒绝产生不良反应。 如果你有意或无意地拒绝了他们,他们就会准备好大发雷霆。

嫌弃型回避者对拒绝抱有 "我不在乎 "的态度,他们对拒绝无所谓,因为他们认为人际关系根本不重要。

8 骄傲的源泉

因为恐惧型回避者对他人的看法是积极的,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的骄傲。

对于不屑一顾的回避者来说,自力更生是骄傲的源泉。

9 继续前进

对于恐惧型回避者来说,从人际关系中走出来是一项挑战。

嫌弃型回避者可以很快、很容易地从人际关系中走出来,他们甚至会在人际关系结束时感到如释重负。

10 应对冲突

当关系中出现冲突或压力时,恐惧型回避者会表现出 "接近 "和 "回避 "相结合的行为。 他们会强烈地把你推开,然后又回来强烈地给你爱的沐浴。

嫌弃型回避者在压力大的时候会完全回避自己的伴侣和这段关系。 他们会完全封闭自己的情感,断绝与伴侣的联系。

11. 情绪

恐惧型回避者的情感生活往往风起云涌,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他们内心爱与恐惧的冲突。

你的一个积极举动,他们就会感到被深深地爱着;你的一个消极举动,他们就会感到被深深地拒绝。

See_also: 对一个人上瘾的 6 个迹象

嫌弃型回避者的内心世界往往比较稳定。

12. 萧条

恐惧型回避者很容易感到抑郁,因为他们会进行自我批评。2 一旦情况不妙,他们很可能会谈论并威胁要自残。

嫌弃型回避者不容易患抑郁症,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尊心很强。

13. 情感表达

恐惧型回避者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 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心藏在袖子里。

嫌弃型回避者厌恶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善于压抑/抑制自己的负面情绪。

14. 友谊

恐惧型回避者很容易交到朋友,因为他们一上来就表现得热情开朗。

嫌弃型回避者很难交到朋友。 即使他们喜欢某个人,他们也会拒绝与对方建立友谊。

15 触发器

引发恐惧性回避的事物

  • 产生感情
  • 自卑
  • 指责
  • 批评

引发轻蔑回避者的事情:

  • 要求
  • 发脾气
  • 戏剧
  • 批评

16 社会支持

恐惧型回避者往往拥有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他们通过他人完成工作不成问题。

因此,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很薄弱。

17. 恐惧

恐惧型回避者害怕他们的恋爱关系会结束。 他们很难突破自己的防线,与某人紧密相连。 他们不会轻易坠入爱河。

See_also: 我们为什么会做白日梦?

嫌弃型回避者很容易坠入爱河,但他们害怕承诺。 承诺似乎与他们的核心价值观--自由--背道而驰。 当他们必须承诺时,他们会感到被困。

他们还害怕在这段关系中失去自我,失去自己珍爱的 "空间"。

18. 容忍分歧

恐惧型回避者对恋爱关系中的分歧容忍度很低。 对他们来说,分歧就等于拒绝。 记住,被拒绝是他们最害怕的事情之一。

对轻视型回避者来说,意见分歧是正常的,也是意料之中的。 当伴侣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时,他们不会感到被拒绝。 他们对意见分歧有很高的容忍度。

19. 冲突后的热身

恐惧型回避者会在冲突后迅速升温,这是因为他们虽然在面对关系压力时会退缩,但同时也会产生难以忍受的高度焦虑。

嫌弃型回避者在冲突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热身。 他们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空间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最终,他们确实会热身。

20.阅读非谓语动词

恐惧型回避者在情感上与恋爱伴侣保持一致,他们能察觉到伴侣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言语的细微变化。

除非经过训练,否则轻蔑回避者不擅长非语言沟通。

21. 常用引语

恐惧型回避者会对伴侣说的话

"你是我的家"

"你是我的安全港湾"

"你不会离开我,对吗?"

轻蔑回避者常说的话

"你不能相信任何人"

"我不需要任何人"

"我可以永远一个人"

总而言之:

差异点 恐惧回避型 嫌弃回避型
关系认知 重要 不重要
边界 强大
开放性 立即打开 花时间敞开心扉
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 自我 = 否定;

其他 = 积极

自我 = 积极;

其他 = 否定

焦虑
行为 热与冷
拒绝回复 害怕被拒绝 不怕被拒绝
骄傲的源泉 关系 自力更生
从恋爱关系中走出来 难以继续前进 轻松前行
应对冲突 接近/回避 避免
情绪 情绪波动 稳定的情绪
抑郁症 容易抑郁 不易抑郁
情感表达 免费 受约束
友谊 许多 很少或没有
触发器 附文;

自卑;

怪罪;

批评

需求;

发脾气;

戏剧

批评

社会支持 强大
恐惧 关系结束 承诺
容忍分歧
冲突后的热身 快速
阅读非谓语动词 良好 贫穷
常见语录 "你是我的家"

"你是我的安全港湾"

"你不会离开我,对吗?"

"我不需要任何人"

"我可以永远一个人"

"没有人可以信任"

参考资料

  1. Shaver, P. R., & Mikulincer, M. (2006).依恋理论、个人心理动力学和关系功能。
  2. Goodboy, A. K., & Bolkan, S. (2011)。 恋爱关系中的依恋和消极关系维护行为的使用。 传播研究报告 , 28 (4), 327-336.
  3. Murphy, B., & Bates, G. W. (1997)。《成人依恋风格与抑郁症的易感性》。 个性和个体差异 , 22 (6), 835-844.

Thomas Sullivan

Jeremy Cruz is an experienced psychologist and author dedicated to unraveling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human mind. With a pass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ricacies of human behavior, Jeremy has been actively involved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over a decade. He holds a Ph.D. in Psychology from a renowned institution, where he specialized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Through his extensive research, Jeremy has developed a deep insight into various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including memory, perception,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His expertise also extends to the field of psychopathology, focusing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health disorders.Jeremy's passion for sharing knowledge led him to establish his blog,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Mind. By curating a vast array of psychology resources, he aims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ities and nuances of human behavior. From thought-provoking articles to practical tips, Jeremy offers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for anyone seeking t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mind.In addition to his blog, Jeremy also dedicates his time to teaching psychology at a prominent university, nurturing the minds of aspiring psychologists and researchers. His engaging teaching style and authentic desire to inspire others make him a highly respected and sought-after professor in the field.Jeremy's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ld of psychology extend beyond academia. He has published numerous research papers in esteemed journals, presenting his findings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With his strong dedication to adv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mind, Jeremy Cruz continues to inspire and educate readers, aspiring psychologists, and fellow researchers on their journey towards unraveling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