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做白日梦?

 我们为什么会做白日梦?

Thomas Sullivan

我们为什么会做白日梦?

做白日梦的原因是什么?

是什么触发了它,其目的又是什么?

在开始了解我们为什么会做白日梦之前,我想让你想象一下下面的情景:

你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一次特别难的考试复习,觉得到现在为止你所学的大纲内容还没有达到你想要的程度。

你开始尝试解决一个你认为需要 10 分钟才能解决的问题。 但 15 分钟后,你发现自己的思绪已经飘到了白日梦中。 你甚至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半。

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进入想象的世界,而不是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我们经常做白日梦

据估计,我们清醒时大约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做白日梦。

如果白日梦如此频繁和普遍,那么它很可能具有某种进化优势。

为了了解这种优势,我们需要看看我们的白日梦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一言以蔽之,我们的白日梦大多围绕着我们的人生目标。

人们做白日梦的内容取决于他们独特的个性和需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主题。

人们通常会做白日梦,梦见自己过去的回忆,梦见自己目前正在解决的问题,梦见自己期待或不期待的未来生活。

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白日梦

根据《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大多数白日梦都是关于未来的。

白日梦让我们为未来做好准备和规划。

通过想象我们的未来,我们可以想到可能阻碍我们实现人生目标的障碍。 这有助于我们找到绕过这些障碍的方法。

做白日梦可以让我们反思当前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反思这些经历教会了我们什么。

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类似情况。

如果我们目前面临任何挑战,白日梦可以让我们反思这些挑战,从而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

做白日梦可以让重要的人生经验在我们的心灵中扎根。

由于人们通常会做白日梦,梦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美好事物,这暗示着人们希望重温这些经历。

因此,相当一部分白日梦和夜梦一样,都是为了实现愿望,其中也可能包括幻想。

关于白日梦心理学的另一个已知事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白日梦会越来越少。 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我们年老时,已经没有太多的未来可供我们想象了。 我们或多或少已经实现了一些最重要的人生目标。

See_also: 为什么我会本能地不喜欢一个人?

男人和女人的白日梦心理

由于男性和女性在进化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我们有理由预测,他们的白日梦在内容上肯定存在一些差异。

一般来说,男人的白日梦都是 "征服英雄 "的白日梦,他们幻想自己成功、强大、克服个人恐惧并获得赞赏。

这与男性努力攀登社会地位阶梯的进化目标是一致的。

女人的白日梦往往是 "受难烈士 "式的。

在这样的白日梦中,女人身边的人都会意识到她有多么出色,并为没有指望她或怀疑她的人品而后悔。

这种白日梦还可能涉及家人乞求和解。

这些白日梦的重点是修复人际关系,这与女性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心理是一致的。

See_also: 需求类型(马斯洛理论)

白日梦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虽然在课堂上老师们不喜欢做白日梦,但很多人都说他们在做白日梦时得到了最好的想法和灵感。

白日梦如何产生创意?

当你在解决问题时,你往往会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这个问题。 你的思路狭窄而集中。 你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

因此,探索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空间很小。

有时,当你把问题交给自己时,意识会把它委托给潜意识,潜意识会开始在后台解决这个问题。

即使你的潜意识找到了解决方案,你的意识也不一定能得到它。

这是因为你的思维方式受到了限制,你的意识流中没有任何东西可能与你潜意识中的解决方案相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新想法很可能会与潜意识中的解决方案相联系,让你灵光一现或豁然开朗。

研究表明,我们在做白日梦时活跃的大脑区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也同样活跃1。

因此,当我们遇到需要解决的具有挑战性的生活问题时,很可能会陷入白日梦。

一种解离形式

虽然白日梦可以帮助你预演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从过去的事件中吸取教训,应对当前的挑战,并提供创造性的洞察力,但它基本上是一种解离--与现实的分离。

你的大脑为什么要脱离现实?

原因可能有很多。 其一,当前的现实可能让人难以忍受。 因此,为了避免痛苦,心灵会在遐想中寻求逃避。

请注意,当我们玩得开心时,比如吃美食或玩电子游戏时,我们很少做白日梦。

相反,枯燥的大学讲座或准备艰难的考试通常会引发我们做白日梦。

同样,做白日梦也能让人从低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研究表明,当人们做白日梦时,他们通常会不快乐2。

另外,众所周知,消极情绪会导致思想游离。

白日梦很可能是在情绪低落时引发的,它可以逃避情绪,或者通过想象理想的场景来对抗情绪。

下一次,当你发现自己的思绪游离于想象之外时,不妨问问自己:"我在试图避免什么?

参考资料

  1. Christoff, K. et al. (2009).fMRI中的经验取样揭示了默认网络和执行系统对思维游走的贡献。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 106 (21), 8719-8724.
  2. Killingsworth, M. A., & Gilbert, D. T. (2010)。"徘徊的心灵是不快乐的心灵"。 科学 , 330 (6006), 932-932.
  3. Smallwood, J., Fitzgerald, A., Miles, L. K., & Phillips, L. H. (2009).情绪变化,思想游离:消极情绪导致思想游离。 情感 , 9 (2), 271.

Thomas Sullivan

Jeremy Cruz is an experienced psychologist and author dedicated to unraveling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human mind. With a pass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ricacies of human behavior, Jeremy has been actively involved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over a decade. He holds a Ph.D. in Psychology from a renowned institution, where he specialized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Through his extensive research, Jeremy has developed a deep insight into various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including memory, perception,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His expertise also extends to the field of psychopathology, focusing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health disorders.Jeremy's passion for sharing knowledge led him to establish his blog,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Mind. By curating a vast array of psychology resources, he aims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ities and nuances of human behavior. From thought-provoking articles to practical tips, Jeremy offers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for anyone seeking t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mind.In addition to his blog, Jeremy also dedicates his time to teaching psychology at a prominent university, nurturing the minds of aspiring psychologists and researchers. His engaging teaching style and authentic desire to inspire others make him a highly respected and sought-after professor in the field.Jeremy's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ld of psychology extend beyond academia. He has published numerous research papers in esteemed journals, presenting his findings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With his strong dedication to adv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mind, Jeremy Cruz continues to inspire and educate readers, aspiring psychologists, and fellow researchers on their journey towards unraveling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