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意义与价值;局限性)

 依恋理论(意义与价值;局限性)

Thomas Sullivan

为了帮助你理解依恋理论,我想让你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在一个房间里,里面坐满了你的亲戚和朋友。 其中有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孩子一起来。 当这位母亲忙着聊天时,你注意到婴儿开始向你爬过来。

你决定像大人经常做的那样,吓唬吓唬孩子,找点乐子。 你睁大眼睛,快速拍打双脚,跳跃,快速来回摇头。 孩子害怕了,迅速爬回妈妈身边,用 "你怎么了?"的眼神看着你。

婴儿爬回母亲身边的这种行为被称为依恋行为,不仅在人类身上,在其他动物身上也很常见。

这一事实促使依恋理论的倡导者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得出结论:依恋行为是一种进化反应,旨在寻求与主要照顾者的亲近和保护。

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当母亲喂养婴儿时,婴儿感觉良好,并将这些积极的感觉与母亲联系在一起。 此外,婴儿还了解到,通过微笑和哭泣,他们更有可能得到喂养,因此他们会经常做出这些行为。

哈洛对恒河猴的研究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 他证明,喂食与依恋行为无关。 在他的一项实验中,恒河猴从喂食它们的穿着衣服的猴子那里寻求安慰,而不从同样喂食它们的带着铁丝的猴子那里寻求安慰。

除了表明触觉刺激是舒适的关键之外,哈洛还表明喂食与寻求舒适无关。

看看哈洛实验的原始片段:

鲍尔比认为,婴儿表现出依恋行为,是为了寻求主要照顾者的亲近和保护。 人类进化出这种机制,是因为它能提高生存能力。 在史前时代,如果婴儿不具备在受到威胁时冲回母亲身边的机制,他们几乎没有生存的机会。

根据这种进化论观点,婴儿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他们会寻求照料者的依恋,他们的哭泣和微笑并不是学来的,而是与生俱来的行为,他们用这种行为来引发照料者的关爱和养育行为。

依恋理论解释了当照料者按照或不按照婴儿的意愿做出反应时会发生什么。 婴儿希望得到照料和保护。 但照料者可能并不总是对婴儿的需求做出适当的反应。

现在,根据照顾者对孩子依恋需求的反应,孩子会形成不同的依恋风格。

附着方式

玛丽-安斯沃思扩展了鲍尔比的研究成果,将婴儿的依恋行为划分为不同的依恋风格。 她设计了所谓的 "陌生情境协议",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被陌生人接近时的反应。

根据这些观察,她总结出了不同的依恋风格,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安全连接

当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对孩子的需求做出适当回应时,孩子就会对照顾者产生安全依恋。 安全依恋意味着婴儿有一个 "安全基地 "来探索世界。 当孩子受到威胁时,他可以回到这个安全基地。

因此,安全依恋的关键在于对孩子的反应,对孩子的需求反应灵敏并经常与孩子互动的母亲很可能会培养出安全依恋的孩子。

2. 不安全的依恋

当主要照护者对孩子的需求回应不足时,孩子就会对照护者产生不安全依恋。 回应不足包括各种行为,从不闻不问到无视孩子,甚至直接虐待。 不安全依恋意味着孩子不信任照护者,将其视为安全的基础。

不安全的依恋会导致依恋系统亢奋(焦虑)或失活(回避)。

孩子之所以会形成焦虑依恋风格,是因为照料者的反应难以预测。 照料者有时会有反应,有时却没有。 这种焦虑也会让孩子对陌生人等潜在威胁保持高度警惕。

See_also: 4 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

另一方面,孩子会因为父母缺乏回应而形成回避型依恋风格,他们不相信照顾者会保护自己的安全,因此会表现出矛盾等回避行为。

幼儿期的依恋理论阶段

从出生到大约 8 周,婴儿通过微笑和哭声来吸引附近任何人的注意。 之后,在 2-6 个月,婴儿能够区分主要照料者和其他成人,对主要照料者的反应更大。 现在,婴儿不仅用面部表情与母亲互动,还会跟随和依恋母亲。

到 1 岁时,婴儿会表现出更明显的依恋行为,如抗议母亲离开、迎接母亲回来、害怕陌生人以及在受到威胁时寻求母亲的安慰。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与祖父母、叔伯、兄弟姐妹等其他照顾者形成更多的依恋关系。

成年后的依恋方式

依恋理论认为,幼儿期的依恋过程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一个关键时期(0-5 岁),儿童可以与主要照顾者和其他照顾者形成依恋关系。 如果到那时还没有形成牢固的依恋关系,儿童就很难恢复。

这些 "内部工作模式 "支配着他们在成人关系中的依恋模式。

安全依恋型婴儿在成年后的恋爱关系中往往会感到安全。 他们能够拥有持久而满意的恋爱关系。 此外,他们能够有效地处理恋爱关系中的冲突,并能顺利摆脱不满意的恋爱关系。 他们也不太可能欺骗自己的伴侣。

相反,童年时期不安全的依恋会使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感到不安全,并表现出与安全型个体相反的行为。

尽管已经提出了几种不安全成人依恋风格的组合,但它们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See_also: 是什么让男人充满魅力?

1. 焦虑性依恋

这些成年人向伴侣寻求高度的亲密感。 他们过度依赖伴侣的认可和回应。 他们的信任度较低,对自己和伴侣的看法也不那么积极。

他们可能会担心人际关系的稳定性,过度分析短信,行为冲动。 在内心深处,他们觉得自己配不上所处的人际关系,因此试图破坏这种关系。 他们会陷入自我实现预言的循环,不断吸引冷漠的伴侣来维持内心的焦虑模板。

2.回避型依恋

这些人认为自己高度独立、自给自足、自力更生。 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亲密关系,更不愿意为了亲密关系而牺牲自己的独立性。 此外,他们往往对自己有积极的看法,但对伴侣有消极的看法。

他们不信任别人,更愿意投资于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以保持健康的自尊水平。 此外,他们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感情,在发生冲突时与伴侣保持距离。

还有一些回避型成人对自我有负面看法,他们渴望但又害怕亲密关系,他们也不信任自己的伴侣,对情感上的亲近感到不自在。

研究表明,有虐待童年经历的儿童更容易形成回避型依恋风格,难以维持亲密关系。

由于我们成年后的依恋风格与幼年时的依恋风格大致对应,因此您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恋爱关系来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

如果你在恋爱关系中基本没有安全感,那么你的依恋风格就是不安全的;如果你基本没有安全感,那么你的依恋风格就是安全的。

不过,如果您还不确定,可以在这里做个简短的测验来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

依恋理论和社会防卫理论

如果依恋系统是一种进化的反应,正如鲍尔比(Bowlby)所认为的那样,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进化出不安全的依恋风格呢? 安全的依恋对生存和繁殖有明显的好处。 安全依恋的个体在他们的关系中茁壮成长。 这与不安全的依恋风格恰恰相反。

因此,这种反应的进化必然是利大于弊。

我们该如何解释不安全依恋的进化优势?

威胁感会引发依恋行为。 当我在文章开头让你想象吓唬那个孩子时,你的动作就像一个冲锋陷阵的捕食者,而在史前时代,捕食者是人类面临的常见威胁。 因此,孩子迅速寻求母亲的安全和保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面对威胁,个体通常会做出 "逃亡"(个体层面)或 "寻求他人帮助"(社会层面)的反应。 早期人类相互合作,抵御掠食者和敌对群体的攻击,从而提高了生存几率。

当我们从社会防御的角度来看待依恋理论时,我们会发现安全型和不安全型的依恋方式各有利弊。

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个体自力更生,避免与他人接近,在面对威胁时强烈依赖于 "战斗或逃跑 "反应。 这样,他们能够迅速采取必要的行动,并引导其他人也这样做,无意中增加了整个群体的生存机会。

同时,这些人也不适合担任团队领导和合作者,因为他们倾向于回避他人。 由于他们容易压抑自己的情绪,他们往往会忽视自己对威胁的感知和感觉,对危险迹象的察觉也很迟钝。

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对威胁的警惕性很高。 由于他们的依恋系统被过度激活,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来应对威胁,而不是采取 "战斗或逃跑 "的方式。 当他们发现威胁时,他们也会迅速提醒他人6。

安全型依恋的特点是低依恋焦虑和低依恋回避。 安全型个体在个体和社会层面的防御反应之间保持平衡。 然而,他们在发现危险方面不如焦虑型个体,在迅速采取行动方面不如回避型个体。

史前人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个体的混合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依恋理论的局限性

依恋风格并不像最初提出的那样僵化,而是随着时间和经验的推移而不断发展。

这意味着,即使你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不安全的依恋风格,你也可以通过锻炼自己,学会修复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式,从而转变为安全的依恋风格。

依恋方式可能是影响亲密关系中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依恋理论并没有提到吸引力和配偶价值等概念。 配偶价值只是衡量一个人在交配市场上的价值大小。

伴侣价值低的人可能会在一段关系中感到不安全,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依恋方式不安全,而是因为他们配对的伴侣价值高,他们害怕失去。

参考资料

  1. Suomi, S. J., Van der Horst, F. C., & Van der Veer, R. (2008)。《猴子之爱的严格实验:哈里-哈洛在依恋理论史上的作用》。 综合心理和行为科学 , 42 (4), 354-369.
  2.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N. (2015)。 依恋模式:对陌生环境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出版社。
  3. McCarthy, G., & Taylor, A. (1999)。回避型/矛盾型依恋风格是童年受虐经历与成年后人际关系困难之间的中介。 儿童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及相关学科期刊 , 40 (3), 465-477.
  4. Ein-Dor, T., & Hirschberger, G. (2016)。《反思依恋理论:从关系理论到个体和群体生存理论》。 当前心理科学的发展方向 , 25 (4), 223-227.
  5. Ein-Dor, T. (2014)。 面对危险:人们在需要时如何表现? 以成人依恋风格为例。 心理学前沿 , 5 , 1452.
  6. Ein-Dor,T. & Tal,O. (2012).受惊的救世主:有证据表明,依恋焦虑程度高的人在提醒他人注意威胁方面更为有效。 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 , 42 (6), 667-671.
  7. Mercer, J. (2006). 了解依恋:亲子关系、儿童保育和情感发展 格林伍德出版集团。

Thomas Sullivan

Jeremy Cruz is an experienced psychologist and author dedicated to unraveling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human mind. With a pass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ricacies of human behavior, Jeremy has been actively involved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over a decade. He holds a Ph.D. in Psychology from a renowned institution, where he specialized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Through his extensive research, Jeremy has developed a deep insight into various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including memory, perception,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His expertise also extends to the field of psychopathology, focusing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health disorders.Jeremy's passion for sharing knowledge led him to establish his blog,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Mind. By curating a vast array of psychology resources, he aims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ities and nuances of human behavior. From thought-provoking articles to practical tips, Jeremy offers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for anyone seeking t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mind.In addition to his blog, Jeremy also dedicates his time to teaching psychology at a prominent university, nurturing the minds of aspiring psychologists and researchers. His engaging teaching style and authentic desire to inspire others make him a highly respected and sought-after professor in the field.Jeremy's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ld of psychology extend beyond academia. He has published numerous research papers in esteemed journals, presenting his findings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With his strong dedication to adv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mind, Jeremy Cruz continues to inspire and educate readers, aspiring psychologists, and fellow researchers on their journey towards unraveling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