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冲突人格(深入指南)

 高冲突人格(深入指南)

Thomas Sullivan

根据人们处理冲突的方式,我们可以将他们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 冲突回避者

这些人试图回避所有冲突,这通常是一种糟糕的策略,也显示出他们的弱点。

2. 中立人格

他们只挑值得挑的矛盾,他们明白有些仗值得打,有些仗不值得打。

3.高度冲突性格

高冲突型人格总是在寻求冲突。 他们习惯于卷入不必要的冲突。 他们在大多数时候都会与大多数人吵架,而且似乎更喜欢让冲突升级,而不是减少或解决冲突。

高冲突性格的人很难打交道。 请注意,他们可能有正当的理由,也可能没有。 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有一个 动向 在别人眼中,他们是爱争吵的。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对冲突的反应是过度对抗的。

高冲突人格症状

了解高冲突人格的征兆可以让你识别生活中的这些人。 一旦识别了他们,你就可以更好地应对他们,不被他们的小游戏所吸引。

此外,记住这些征兆还有助于你筛选新认识的人,一开始就不与高冲突性的人交往,总比以后再处理他们带来的问题要好得多。

以下是高冲突性人格的主要症状:

1. 比一般人更容易卷入冲突

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正是高冲突性格的定义。 我相信你能想到生活中哪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冲突。 他们往往是冲突的始作俑者和升级者。

例如,每次家里发生冲突时,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冲突总是发生在这个人和另一个人之间。

假设家中有甲、乙、丙、丁四位成员,如果甲与乙丙丁争吵的次数比乙丙丁相互争吵的次数还多,那么可以肯定甲是一个高冲突型人格。

2. 不断指责他人

高冲突性格的人通常会通过指责他人来引发冲突。 通常情况下,这种指责是毫无道理的。 即使他们的抱怨是合理的,他们也会因为指责他人而破坏健康互动和解决冲突的机会。

指责就是攻击对方,仅此而已。 被指责者会为自己辩解或回击。 冲突升级,我们听到的都是叫骂声。

即使对方有错,指责也是不可取的。 相反,礼貌地解决问题,让对方解释自己,才是更好的策略。

高度冲突的人不仅会在该责备的时候责备别人,还会在不该责备的时候责备别人。 更糟糕的是,他们甚至会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别人!同时,他们也不喜欢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3. 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会帮助高冲突率的人为自己的争吵找到合理的借口。 总是对方的错,他们才是受害者。 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造成问题的。

4.全有或全无思维

高度冲突型人格是 "非此即彼 "思维的大师,也被称为 "非黑即白 "思维。 他们用绝对对立和极端的方式看待世界。 没有中间地带,没有灰色地带。

因此,在他们有偏见的世界观中,人们都是好人或坏人。 做一件好事,他们就会认为你是天使。 做一件坏事,他们就会认为你是魔鬼。

例如

"亲爱的,我想把头发剪短"

如果他们喜欢你的长发,他们会说

"那你为什么不秃头呢?"

"我今天要去见一个大学同学"

"你为什么不和她一起睡?"

5 将冲突视为正常现象

在恋爱关系中,冲突时有发生,但不必如此。 大多数冲突都可以避免或迅速解决。 当你带着冲突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心态进入一段恋爱关系时,你可能会开始寻找冲突。

对于高冲突型人格来说,没有冲突的干涸期会让他们觉得不正常。 他们认为自己必须不停地争吵,才能让这段关系感觉正常。

中性性格的人不喜欢冲突,他们会谨慎地选择自己的战斗。 一旦他们选择了战斗,他们就会尽快结束战斗。 他们会迅速从冲突中反弹,并制定计划避免今后再发生冲突。 他们不认为永远拖着冲突是正常的。

6.缺乏沟通技巧和洞察力

正如前面提到的,他们可能有合理的抱怨,但他们的无礼和攻击毁了它。

他们有一种支配、控制和命令的口气,别人自然会抵制,从而导致冲突。

此外,冲突严重的人很难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他们很容易出现基本归因错误(责怪他人而不是责怪环境)和行为者-观察者偏差(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有一次,我认识的一个冲突频发的人正忙着处理一些事情。 她接到了一个同事的电话。 她立即切断了电话,并明显感到恼怒。 她说:

"这些白痴总是在你忙的时候打扰你" "他们一点都不为你着想 你可能正忙着什么事"

我说

"可是......他们怎么可能知道你现在很忙呢? 你又没告诉他们。"

当然,她太情绪化了,根本不考虑我的观点。 她继续咆哮了好一会儿,我的观点才最终被她接受。

7.缺乏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

高冲突性格的人很容易被激怒。 他们似乎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们有时会当众发怒,让同伴尴尬,也让其他人措手不及。

在争吵中,通常是他们先动手,把东西扔来扔去。

8. 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

高冲突率人群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无意识的。 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洞察力。 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是改变的途径。 高冲突率人群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说明他们缺乏这两方面的能力。

是什么导致了高冲突性人格?

是什么造就了高冲突人群? 他们的潜在动机是什么?

高度冲突的性格可能是由以下一种或多种力量形成的:

1. 攻击性

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具攻击性。 这与他们体内睾丸激素的基线水平较高有关。 他们喜欢支配别人,把别人推来推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2. 对权力的渴望

攻击别人并迫使他们自卫,会给人一种力量感和优越感。 这种愉快的优越感可能是某人高冲突行为背后的驱动力。

3. 戏剧性和刺激性

人类喜欢戏剧和刺激,它们让生活充满激情和刺激。 女人尤其喜欢戏剧和人际冲突。 最近,当我问一位女士为什么会与丈夫发生小冲突时,我被吓了一跳。 她承认,她觉得这很有趣。 这是她自己滑出来的。

See_also: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心理学(解释)

当然,女性不会直接承认这一点,但喜欢电视剧和肥皂剧的女性人数之多应该能让你明白这一点。

我猜想,就像男人看体育比赛是为了 "磨练 "他们的狩猎技巧一样,女人看电视剧也是为了磨练她们的人际交往技巧。

4. 不安全

在恋爱关系中,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会试图通过不断的争吵和威胁来控制对方。 其目的是通过恐惧来控制伴侣的行为。 他们也很可能具有缺乏安全感的依恋风格。

5. 掩盖

有些人表现出一副爱吵架的样子,是为了掩盖自己不想让别人看到的东西。 毕竟,如果别人看到你爱吵架,他们就不会惹你。 他们就不敢打开你身后的骷髅柜。

例如,在工作场所,无能的人往往最爱争吵,这是他们掩饰自己无能的策略。

6. 流离失所的愤怒

有些人内心充满愤怒。 他们可能对自己、他人、世界或所有这些感到愤怒。 与人发生冲突成为他们发泄愤怒的常用策略。 他们会:

See_also: 冻结响应如何工作

"如果我感觉很糟,你也应该这样"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当你生气的时候,你会变得更加暴躁。 你会无缘无故地对别人发火,发泄你的愤怒。 对于高冲突人群来说,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7. 人格障碍

有些人格障碍会使人的行为更容易引发冲突。 例如,患有组织型人格障碍的人往往过于戏剧化。 同样,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更容易沉溺于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

8. 创伤

高冲突人群很可能在幼年时期经历过某种创伤。 这种创伤降低了他们感知威胁的阈值。 因此,他们会在没有威胁的地方看到威胁,或者在威胁很小、无关紧要的地方看到威胁。

这种持续的危险感会让他们产生防卫心理,这种防卫心理会让他们指责别人,并先发制人地攻击别人。

处理高冲突性人格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

1. 自信的交流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知不觉中,你就被卷入了事态的升级。

记住,关键是要果断而不是咄咄逼人地处理这种情况。 礼貌地告诉他们,你不喜欢他们责怪你。 用非防御性的语气向他们提问,例如: 你不喜欢他们责怪你?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想要什么?"

注意你的语气和肢体语言。 理想的情况是,你的语气和肢体语言中没有任何攻击性或防卫性。 这应该足以迫使他们停止攻击并进行自我反思。

2. 脱离接触

当你知道他们无可救药,永远无法自我反省时,最好的策略就是脱离。 你只需忽略他们,完全不与他们接触。 听听他们说什么,微笑,然后继续做你该做的事。

没有反击,也没有防守。

如果你上钩,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他们的陷阱。

伊甸湖(2008)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本可以通过简单的脱离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3. 平息他们的恐惧

记住,高冲突率的人所感知到的恐惧要多于他们所害怕的恐惧。 如果你能弄清楚他们到底害怕什么,你就能平息他们的恐惧,他们的战斗意愿就会消失。

这些恐惧有时很明显,有时却不明显。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你就得好好想想了。

例如,告诉你的妻子你要见的大学同学已经订婚了,可以平息她对你出轨的恐惧。

有时,你必须想出巧妙的办法来平息他们的恐惧。 有时,这其实很简单。 你要做的就是承认他们的恐惧,让他们知道你会确保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请注意,这种策略与试图让他们相信他们的恐惧是无理的或夸大的不同。 在大多数情况下,那是行不通的。

4. 保持距离

你与高冲突者的关系越亲密,他们就越有可能把你作为责备的对象。 如果你已经与高冲突者有了关系,疏远自己是个好主意。 你不必完全断绝关系。

如果你在熟人身上发现了高冲突特质,那就继续保持熟人关系,不要让他们进入你的核心圈子。

5. 使用 BIFF 响应

比尔 5 种会毁掉你生活的人 建议使用 BIFF 应对高冲突人群的攻击:

  • 简介

高冲突率的人习惯于抓住你说的话不放,并将其转化为冲突。 解决方法:不要给他们太多可抓住的把柄。 保持简短的回应可以防止冲突升级。

  • 信息性

提供中立、客观的信息,让他们无法产生情绪反应。 以中立、非攻击性和非防御性的语气回应。

  • 友好型

说一些友好的话来缓解他们的攻击,例如:

"谢谢你的意见"

你很想用讽刺的语气说出来,但千万不要--除非你不在乎和他们的关系。 讽刺可能会让冲突升级,让他们对你怀恨在心。

  • 坚定

当你抵挡住他们的攻击时,高冲突度的人可能会试图使你更难招架。 他们可能会加强攻击,继续攻击你,或者要求你提供更多信息。 你的回应必须简短而坚定。 避免透露更多信息让他们抓住把柄。

Thomas Sullivan

Jeremy Cruz is an experienced psychologist and author dedicated to unraveling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human mind. With a pass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ricacies of human behavior, Jeremy has been actively involved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over a decade. He holds a Ph.D. in Psychology from a renowned institution, where he specialized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Through his extensive research, Jeremy has developed a deep insight into various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including memory, perception,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His expertise also extends to the field of psychopathology, focusing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health disorders.Jeremy's passion for sharing knowledge led him to establish his blog,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Mind. By curating a vast array of psychology resources, he aims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ities and nuances of human behavior. From thought-provoking articles to practical tips, Jeremy offers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for anyone seeking t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mind.In addition to his blog, Jeremy also dedicates his time to teaching psychology at a prominent university, nurturing the minds of aspiring psychologists and researchers. His engaging teaching style and authentic desire to inspire others make him a highly respected and sought-after professor in the field.Jeremy's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ld of psychology extend beyond academia. He has published numerous research papers in esteemed journals, presenting his findings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With his strong dedication to adv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mind, Jeremy Cruz continues to inspire and educate readers, aspiring psychologists, and fellow researchers on their journey towards unraveling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ind.